2025年2月24日,盐池县人民法院第六审判庭内,随着四枚鲜红的手印接连落下,一场牵动两代人的遗产继承纠纷在春寒料峭中迎来暖意。79岁的严晓萍(化名)老人与继子女赵大伟(化名)、赵小霞(化名)、赵小丽(化名)就已故丈夫赵虎(化名)的遗产继承达成和解,这场跨越两代人的亲情纷争画上温情句号。
2000年,时年54岁的严晓萍与赵虎组建新家庭,共同经营家业。24年相濡以沫的生活里,他们建起三间砖木房、两道羊棚,2024年10月赵虎突然病故,围绕三间砖木房、两道羊棚及子女借款的继承问题,老人与三名继子女产生激烈矛盾。原告席上,白发苍苍的严晓萍在律师陪同下,坚持主张分割价值14万余元的财产;被告席的三子女则对继母的诉求各执己见。
下午2时10分,审判长宣布调解开始,仔细聆听当事人的诉说,审判长敏锐捕捉到矛盾焦点,并晓之以情、动之以理让各方当事人冰释前嫌。最终,长子赵大伟率先表态:“我愿意独自承担父亲留下的房屋、羊棚,并补偿继母14.1万元。”两个妹妹也当场宣布放弃继承权,但提出需解决父亲生前为母亲置办的寿材归属问题。当赵大伟承诺“明天就把寿材送到母亲住处”时,旁听席传来轻微啜泣——这具象征孝道的棺木,最终成为化解隔阂的关键信物。
经法院调解,双方达成“房产归继子、现金补偿老人”的调解方案。令人动容的是,所有协议内容均约定次日履行:2月25日,赵大伟需将补偿款现金交付,同时把寿材运至老人现居地;严晓萍则需腾退争议房屋。书记员记录显示,调解书签署时,赵小霞特意搀扶继母按捺手印,这个细节让在场陪审员感慨:“法律文书上的红印,何尝不是血脉重连的印记。”
暮色渐沉,严晓萍摩挲着调解书上“寿材一副”的字样,向审判庭深深鞠躬。窗外,赵大伟正仔细核对羊棚移交清单,这个曾被继承权切割的家庭,正在司法的缝合下重归完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