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盐池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遗留数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,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、乡村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力量。
2014年4月,黄某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给孙某种植树苗,双方对流转土地面积、租金、租期等进行了口头约定。协议达成后,孙某开始在土地上种植树苗。2016年,孙某又将自己承包的土地及地上苗木全部转租给李某,后经三方协商达成了转租事宜,李某支付租金至2022年,但一直未签订书面租赁合同。2023年树苗长成,李某组织工人准备挖树苗出售,黄某得知后表示:如果要挖树苗就要签订租赁合同,但双方就租金、租期等内容分歧较大,未能沟通一致。2025年7月,黄某遂起诉至法院,要求解除合约、恢复土地原状并支付拖欠租金。
针对本案涉及各要素的特殊性和敏感性,不仅要考虑农业种植产物的生长周期,更要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的合法性和农村产业发展环境的长期稳定性。承办法官在案件受理后,没有简单的以“一纸判决”解决问题,而是通过多轮电话沟通深入了解各方当事人想法和意见,从情理、法理角度分别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劝告,并多次组织线下调解。最终,在法官的悉心劝导下,原被告均表示愿意作出让步,并就租期、租金及现有种植苗木处置等事宜达成一致协议,案件得到圆满调解,既维护了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,也保障农业种植物能够按时收种,达到案结事了人和。
该案的成功调解,是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生动实践。下一步,盐池县法院将持续聚焦民生领域矛盾纠纷,强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,为构筑法治屏障,振兴乡村建设提供坚实司法保障。
法官温馨提示: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,近年来涉农村土地权益纠纷逐渐增多,不论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,还是普通合同签订,都应当规范有序。法官在此温馨提醒,从事各类经营活动前需签订相关合同,以便更好地保障双方的权利义务,提前防范风险。